《猴出王世》這篇課文出自吳承恩筆下的《兩游記》第一回。這篇課文講述了石猴從仙石中迸出,石猴第一個跳進瀑布,發(fā)現(xiàn)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的故事。
在發(fā)現(xiàn)了瀑布后,眾猴都不知道前面是一個洞,也不知道有沒有危險, 這種情況下,石猴挺身而出就是英雄,后來也十分幸運的發(fā)現(xiàn)了水簾洞。但有人說這很巧合,難道是“瞎貓碰上死耗子?”這一跳很難嗎?萬一有另一只猴子出來了,搶在石候前面,會不會是新猴王呢?當然不是,這種面對未知恐懼的勇氣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特殊勇氣卻對決定成敗起著關鍵作用。如果哥倫布沒有勇氣去探險,就不會發(fā)現(xiàn)新的大陸。
我敬佩石猴,也羨慕著那群猴子,它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
古人云:“胸有凌云志,敢為天下先”,“敢為天下先”是一種勇氣,但并非匹夫之勇,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的勇敢,只有擁有這種特殊的勇氣,才會取得成功。石猴就是具有這種“敢為天下先”的特殊勇氣,以身試險,從而登上了候王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