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問你,家鄉(xiāng)到底是一首纏綿繾綣的小詩,還是一種特別的歸屬感呢?又亦或者,都不是。——題記
冬至吃餃子
我是個北方人,我的家鄉(xiāng)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一個小城市。我們這邊有個有趣的風俗,那就是冬至吃餃子。
第一次聽說這個風俗的時候,居住在昆明的我一知半解,只覺得非常奇怪——為什么非要在這一天吃一頓餃子?
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這里面大有來頭,這可要追溯到東漢時期的一位名醫(yī)——張仲景。張仲景告老還鄉(xiāng)時,他的家鄉(xiāng)有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不少人連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心里很是難受,便開設醫(yī)棚,做了一味藥——“嬌耳祛寒湯”,在冬至那天開張,免費發(fā)放給百姓療傷。沒錯,這個“嬌耳”正是餃子。
真是沒想到,餃子在以前居然有個這么可愛靈動的名字,而且還是良藥出身呢!
想罷,我越發(fā)期盼吃餃子的那一天,更加喜愛餃子了。
咸味臘八節(jié)
一到臘八節(jié),不論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一定都會喝臘八粥。
盡管是這樣,臘八粥的口味上還是有一定的不同——就比如北方人偏向于吃咸味的臘八粥,而南方人則偏向于吃甜味的。
而我的家鄉(xiāng)雖然是在北方,但是我確是一個堅定的“甜黨”,咸味的臘八粥從來不喝。
不過今年,我打算嘗一嘗咸味。
家里做的臘八粥果真不錯。色澤明亮,看起來很好吃。我用勺子舀起一勺臘八粥,送入嘴中。入口只覺咸而不膩,當中的幾種米軟糯可口,蓮子爽口得很,讓人忍不住再嘗幾勺。
算了,今天就暫且不做“甜黨”了。
其實要我說,家鄉(xiāng)是幾道美食,更是讓人忍不住探究的別樣的風味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