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文學(xué)家司馬遷最得意的作品便《史記》了。這本書記載了從“上古五帝”到張騫出使西域的中國歷史。史中華文學(xué)的瑰寶,更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象征。近日,媽媽便推薦我讀了這本書。
能不能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引人入勝,使我陶醉其中,流連忘返。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趙氏孤兒》的故事。
屠岸賈與趙盾同朝為官,可屠岸賈是個十足的大奸臣,經(jīng)常詆毀趙盾。如今趙盾的兒子朔娶了晉王的姐姐為妻,屠岸賈見趙家又與王世成了親家,更是爐火燃胸。晉景公執(zhí)政期,屠岸賈擅自帶領(lǐng)一些士兵襲擊了趙家,滅了趙氏全族。不久,趙朔的遺腹子——趙武出生了。當(dāng)屠岸賈得到消息,帶人來宮里搜查時,被藏起來的嬰兒一聲也沒出,才逃過了這一劫。后來,趙朔的好友公孫杵臼和程嬰設(shè)計將趙武救出,公孫杵臼找來一個小嬰兒冒充趙武,演戲迷惑屠岸賈,甘愿被殺害;另一邊的程嬰則帶著真正的趙武隱居深山,受盡千辛萬苦將趙武撫養(yǎng)成人。后來,韓闕把此事告訴了晉王,晉王極受感動,便滅了屠岸賈全族,把把原本屬于趙家的土地賜給了趙武。
這個故事使我極受感動。公孫杵臼為了趙武自甘死去;程嬰既要頂著“不仁不義”的罵名,還要帶著趙武,遠離家鄉(xiāng),隱居深山,時刻提防著屠岸賈,辛辛苦苦把一個小嬰兒撫養(yǎng)成人。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僅僅是為趙盾、趙朔報仇雪恨,使趙氏子孫繁榮昌盛,更重要的是不違背自己的良心和道德,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一個有困難的人。
《趙氏孤兒》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做人要有善心,積極熱心地去幫助有需要、有困難的人,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問心無愧。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公孫杵臼和程嬰這樣甘愿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善良人,少一些像屠岸賈這樣懷有嫉妒心、險惡、奸詐、殺人不眨眼的小人,該有多好!
指導(dǎo)教師:張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