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涿鹿,座落在黃羊山下,屬燕山余脈,占地面積31611畝,最高海拔為1560米,距黃帝城25公里,交通便利、通訊暢通。森林資源、地質(zhì)資源等十分豐富,有植物1700多種,野生動物10多種,還有鳥類185種。雖然我的家鄉(xiāng)在河北省中的面積不大,但她卻是黃帝的故鄉(xiāng)。這里山清水秀,街道兩旁都是一排排綠油油的樹木,挺立著像一個個訓(xùn)練有素的軍人,中間鋪著黑幽幽的柏油馬路,川流不息的車輛行駛在馬路上,熱鬧非凡。
涿鹿的秋天溫差特別大,雖然是初秋卻也感到了陣陣的涼意。早晨人們還穿著夾克衫急匆匆的趕著上班,隨著溫度上升,路上的行人漸漸多了;中午氣溫升高,人們都脫掉外套露出了半袖體恤;夜幕降臨溫度明顯降低,人也漸漸地少了,夜很靜,很靜。
涿鹿的秋天是金色的。當(dāng)我們走在金黃的田野里,肥沃的土地上落滿了一層層樹葉,“嚓、嚓、嚓……”那是我們踩在樹葉上發(fā)出清脆的響聲。這時一陣清爽的微風(fēng)吹來,我們會感覺神清氣爽。
涿鹿的秋天是采摘的好季節(jié)。進(jìn)入一排排的果樹之間,你會看到蘋果、鴨梨、桃子、葡萄等等。我們拿了很多袋子,準(zhǔn)備采摘。看著飽滿的果實裝入我們的袋子里,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直到所有的袋子都裝滿,再也沒有一點縫隙,我們卻還意猶未盡……
涿鹿的秋天是收集樹葉的最好季節(jié)。記得小時候我最大的愛好就是收集一些形狀奇特的樹葉,有紅的黃的綠的……我還特別樂意把它們做成標(biāo)本,整整齊齊地夾在我的筆記本里。過一段時間再打開,樹葉已經(jīng)枯干了,有的碎成了幾瓣, 但是我并不灰心。通過網(wǎng)上查閱,明白了做標(biāo)本一定要保持它的濕度,所以下次采摘的時候就把它收起來,交給媽媽把它塑封起來,壓在了我的寫字臺下。這樣任何時候看到標(biāo)本都是美麗的。
秋天,帶給人們是不一樣的幻想和語言,涿鹿的秋天更有詩情畫意!
(指導(dǎo)教師:楊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