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的魔爪從廣東伸向北京,恐懼隨病毒一起,在全國各地蔓延。原先熱鬧如一口盛滿沸水的大鍋的北京,也迫不得已蓋上了鍋蓋。其他城市的境況也不容樂觀,一個個緊閉大門的小區(qū)里面,是一家家憂心忡忡的市民。懷胎好幾個月的媽媽待在家里,我待在她的肚子里。只不過,她焦急,我尚無意識。
真正初識這場戰(zhàn)役的殘酷,是在柴靜的書里,還有多年前,央視新聞?wù){(diào)查的節(jié)目里。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在病毒面前,救死扶傷的醫(yī)生也不得不面臨自身難保的絕境,第一次知道,在病菌爆發(fā)之初,防控措施尚未完善之時,多少醫(yī)護人員以單薄的藍色外科手術(shù)服為盔甲,赤手空拳與病毒搏斗,第一次知道,在這場阻擊戰(zhàn)真正打響之后,除了厚重的隔離服,他們身上肩負的,更是那份沉甸甸的使命,也是第一次知道,在鏡頭前笑容得體、說話溫柔的女主持人,也會在眾多媒體人沉默、真相撲朔迷離之時,義無反顧地沖向與病魔抗爭的第一線,為大眾探尋真相。
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人在災(zāi)難面前,總是渺小脆弱得不堪一擊。讀罷此文,那些高大堅定的身影卻在我腦海中久久地徘徊,也仿佛是對那句話最有力的回擊。那些身影穿著洗的發(fā)黃的白色隔離服,鏡頭面前,只露出堅定的雙眼。而更多這樣的身影,連個人姓名都未曾在屏幕上一閃而過,卻義不容辭地在各個病房間忙碌,動作迅速,像天邊劃過的流星,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天空。這樣的身影,數(shù)目龐大,有序冷靜,一如戰(zhàn)場上以身許國的將士們,遠離溫暖的家庭,用自己的生命與危險抗爭,只為保全更多人的生命。他們是義無反顧的戰(zhàn)士,但也是充滿溫情的白衣天使,人心惶惶之時,病人、媒體、普通的市民,都將急切的目光投向他們,像年幼的孩子一般依賴著父母,所謂“醫(yī)者父母心”,便也大抵如此吧。
文中,有一句環(huán)境描寫甚得我心!拔逶绿欤浅谴翰菽旧睢,引用了《春望》的首聯(lián),上一句是“國破山河在”。所幸,災(zāi)難面前,有這么一群抗擊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們,他們像綿延長青的山川,像難以枯竭的大河,像它們給予萬物以生命一般,讓我們看到希望,擁有信心。城春,草木深,擁有那份對生命的執(zhí)念,垂危的生命便也如春日的草木一般,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