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宋朝王安石寫的,充分體現(xiàn)了人們過年時(shí)會做的是。
在大年三十里,我們一家人歡聚在一堂高高興興,開開心心的吃著餃子,看著春晚,屋里一片歡聲笑語。
在這一天里,人民就會張燈結(jié)彩,在門上貼起火紅的對聯(lián),放著震耳欲聾的鞭炮,人們都不睡覺,都通宵到很晚,這是因?yàn)橐乐箖煞N怪物,年和夕。
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年就會出去到各村莊去掠奪財(cái)物,食物,莊稼會被踐踏,牛羊會被吃掉,只要年去過的村莊都民不聊生,慘不忍睹,人們也想過許多的辦法來防御年,但是無一行的通,年它不僅個子大,力氣也大,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根本就沒有辦法防他,直到有一天,年來到“李”村,看到里面掛著紅燈籠,開著燈,還咚咚的敲鼓,嚇的不知所措就跑了,人們?yōu)榱思o(jì)念這一天就把他叫做過年。
另一只怪物叫夕,可是他并不怕紅燈籠、燈光和鼓聲,所以人們更拿它沒辦法,夕就作威作福,可以不管在什么時(shí)候,夕都會捂住脖子,這點(diǎn)引起了人們的懷疑,于是在今天,人們給夕送去了好幾壇烈酒,把夕灌醉后,一個年輕人把它的頭砍下來了,誰知,夕的腦袋到哪里,哪里便起火,于是那個年輕人就抱住夕的腦袋跳進(jìn)了黃河。這天就叫除夕。
過年和除夕就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