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羽毛
什么是失敗的借口 什么是放棄的理由
如果還沒到最后 就讓我繼續(xù)發(fā)瘋
——《白色羽毛》
果味VC的一首歌,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就深深地感動。
理 想
“長大以后要做什么呢?”
“作家。”
這對話在腦子里保存的時間太久了,以至于蒙上灰塵,再也洗不干凈。
而今翻出來看,真是童言無忌,當(dāng)時的語氣,又該是多么幼稚?
“將來打算做什么?”
“做個講故事的人!
莫言得獎時的演講稿我專門打印了一份,完全沒注意他的寫作技巧和語言能力,到現(xiàn)在也只記得一句,“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
“以后大概會做什么?”
“做個寫字的人!
再后來看了馮唐的書,給我弱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沖擊,原來大俗大雅分得也不是太清!靶闹幸淮樾』穑眢w離地半尺,不做螻蟻不做神,做個寫字的人。”
現(xiàn) 實
童言無忌。長輩聽了大多也就哈哈一笑,再回頭夸我兩句有志氣一類的話,倒也不去挖苦或者打擊。畢竟不大,長得也可愛,誰忍心呢?萬一把人孩子弄哭,做長輩的臉上也掛不住。所以,我一直認為,他們是在鼓勵年幼無知的我。
莫言熱起來的時候,我并沒有去買他的書,但確實是受到了他的影響。再有人問我的時候,一律采用“講故事的人”的說法,附帶一兩句解釋也就夠了。
最近一段時間受了馮金線的毒害,遇到別人問的時候,統(tǒng)統(tǒng)改用“做個寫字的人”。這樣一來,又可以浪費掉半個鐘頭?上В瑒e人的回答卻往往直截了當(dāng),沒志氣。
童 話
這世上本來就沒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風(fēng)順的,即使再小的風(fēng)浪也會出現(xiàn)。
我并非沒有志氣,只是逐漸長大,目標也慢慢清楚,想法也越來越少。
作家的帽子太大,但不具體,況且現(xiàn)在的作家真才實學(xué)的太少,大多是徒有其名。
講故事的人雖然具體,但太過單一,我不喜歡那種隱在鄉(xiāng)野專心創(chuàng)作的生活。
而只有寫字的人才是適合我的。于市井之間,眼看耳聞手寫,這才是我想要的。再者,真正如此的能有幾人?
最好不過是童話。
悲喜劇
關(guān)鍵是你會不會堅持最初的信仰,一步一步去接近理想,看著它開花結(jié)果。
我始終不明白長輩的勸阻是好還是壞,盡管他們完全是出于好意。
也許這條路會使我千瘡百孔,最后看見此路不通的標示。可又如何呢?
也許選擇其他會使我舒服得多,只是屬于年輕人才有的冒險精神我可能蕩然無存。又怎樣?
人生不過悲喜劇。
如果還沒到最后,就讓我繼續(xù)發(fā)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