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是需要美景來襯托,來修飾,來完善,在片片綠葉的頂端才會有一朵紅花。在一個陽光高照的日子,我與媽媽踏上了朝圣之路。
這真是個好日子。冬末春初,冰雪消融,流入水波蕩漾的靈緒湖。溫暖的陽光懶洋洋地撒在靈緒湖上,像是一杯滿出來的抹茶上,一群亮閃的螢火蟲在瘋狂地飛。群山像果凍一樣向后溜去,鳥鳴像留聲機里放出來的音樂一般容易卡殼。在闊大的靈緒湖邊,是興致勃勃的娘倆。
游覽了呼童庵、沙河廟,終于到了最后一個景點的開端——洞山寺入口。起初只是一個標有“洞山寺”的公交站牌,兩位學生樣的大姐姐,正欲爬上一條隱在竹林后的山路。我便慫恿媽媽去問路。之后的事,不得不令我覺得羞赧。因為那條路,就是通往洞山寺的!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路程!天啊,那寺院一定得對得住,我們的這般努力。
天真無知的我,起先勇當出頭鳥,跑在媽媽前面,后來漸漸慢了下來,被媽媽用言語拽著往上爬。我的心里打起了退堂谷,甚至懷疑,洞山寺存在的真實性!
青冷的臺階石,綿延不盡。山路的左手拉著溪水的右手,各往不同的方向奔去,形成一幅唯美的畫面。一切都是那么悶熱,使人心浮氣躁。似乎感受到了,汗水沿著鼻尖滴落,再砸到龜裂的石頭上。
真有洞山寺嗎?它就在臺階的盡頭嗎?可遠處是山谷,完全看不到寺廟高起的檐角。不知道為什么,媽媽一刻不停地往前趕。事后一問才知道,其實她心里也很糾結,到底是繼續(xù)走,還是適可而止?如果走回頭路,又要有一大段路。繼續(xù)吧,卻總是看不到終點。
在急于看到結果的時候,往往容易忽略路上的風景。都不知道,我一路錯過了什么。
在萬念俱灰之前,“西經”終于取到了。在一片朦朧之間,有一潭水,好象布丁一樣的放生池。一切超出人接受范圍的東西,都會有一種震撼的感覺。包括走進大雄寶殿后的感慨。什么叫做金碧輝煌,什么稱得上燭光熒熒?數盞小蠟燭圍繞在雙目微閉,微笑看著手心之花的佛祖。
走過殿門,迎來了一片靜地。映入眼簾的是扎根仙石的老桂樹。倘若桂樹開花,現在肯定秋色滿園。而我呢?直接坐在花壇沿上,咕咚咕咚喝下了一大瓶礦泉水,有“如牛飲水”的陣勢。然后就巋然不動地坐著。
就這樣,待著,坐著,再待著,一直坐著……享受這般美景!
耳畔傳來鳥鳴,一聲,兩聲。布谷?黃鸝?或者我叫不出名字的鳥。耳無雜音,眼無亂石。心凈無我,就是這個意思嗎?桂花樹在頭頂搖晃,灑落一地光斑,有佛光暉照大地的錯覺。
就好象在天堂。
付出后的果實最甜美,雨后的空氣最清新,無我的境界最難忘!
這個最美麗的時刻,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指導老師:陳央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