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1.樹和人是不會在一塊長大的。
——[英]吉卜林《國王的象叉》
2.一個人畢竟比動物更勝一籌。
——[瑞典]拉格洛孚《騎鵝旅行記》
3.任何人都是不可頂替的,確沒有人是不可缺少的。
——[德]海澤《死湖情瀾》
4.人跟人不一樣。
——[德]海澤《臺河畔》
5.人,尤其是男人,都并非是天使。
——[德]海澤《臺伯河畔》
6.你也看見了 ,我倆現(xiàn)在也許是很不配了啊。你所傾心的,是另一個菲利普,一個年少輕佻,想入非非,除去愛情的憂愁便別無憂愁的菲利普。對于眼前這思想怪癖,隱逸遁世的人,你又能指望什么呢?
——[德]海澤《特雷庇姑娘》
7.我如今懂了,人是買不來的,用什么代價都不行。
——[德]海澤《特雷庇姑娘》
8.人,是一個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長的力量。
——[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9.
狂風暴雨像是在痛苦中的某個天神的哭聲,因為他的愛情被大地所拒絕。
——[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10.可以從外表的美來評論一朵花或一只蝴蝶,可不能這樣來評論一個人。
——[印度]泰戈爾《沉船》
11.一個人脫離一般社會常軌是很不對的,……一個人正和一把劍一樣,總不能永遠呆在劍鞘里。劍鞘多隱藏的只是這一武器的主要部分,這一部分與所有的劍都是一樣的。鑄劍的人可以在劍柄上表現(xiàn)出自己的獨特才能,在上面刻上合適自己口味的花紋。同樣的,一個人也可以在社會這個劍鞘之外找一個地方去表現(xiàn)他自己獨特的個性。
——[印度]泰戈爾《沉船》
12.他以為偉大的思想到一處就有一處光明,而今他發(fā)覺思想盡管變遷,人還是一樣:而且歸根結(jié)蒂,主要還在于人;有怎樣的人,就有怎么樣的思想。假如他們生來是庸俗的,奴性的,那么便是天才也會經(jīng)由他們的靈魂而變得庸俗,奴性;英雄扭斷鐵索時的解放的呼聲,也等于替以后的幾代簽下了賣身契。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朵夫》
13.在無論哪方面,他都不能完全表露他的本來面目;胸中藏著多少美麗而元氣充沛的種子,可是沒法長成;對于藝術(shù)的尊嚴,對于人生的價值,有著深刻動人的信仰,但表現(xiàn)的方式往往是夸張可笑的;多么高傲,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老是佩服上級的人,甚至還帶點奴性;多么想獨往獨來,結(jié)果卻是惟命是聽;自命為強者,實際上可凡事迷信;既向往于英雄的精神,又拿得出真正的勇氣,而為人卻那么膽小懦弱!——那是一個只發(fā)展了一半的性格。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朵夫》
14.這種什么都不是的人真是人生中可怕的東西!好像一塊掛在空中的沒有生命的肉,他們要往下掉,非掉下不可;而掉下來的時候把周圍的一切都拉下來了。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朵夫》
15.每個人都有他的隱藏的精華,和任何別人的精華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氣味。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16.人們應(yīng)當有不必當著群眾而干蠢事的權(quán)利。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17.人們所害怕的恰恰是人們所想望的事。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18.無論誰,對于別人來說,毫無疑問,都是謎,而且正因為這樣,才吸引人。但是一個人身上,別人永遠不能理解的東西有多少!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19.人必須更成熟些,才能夠發(fā)現(xiàn)不加修飾的風采和紫云英的馨香的價值。如果這種香味沾染在他的身上,也是不知不覺的,后一段時間,它的魅力才能漸漸發(fā)生作用……!猍法]羅曼·羅蘭《母與子》
20.不管你穿什么衣服,人總還是那樣的人。
——[法]羅曼·羅蘭《母與子》